今天接到了家里宽带运营商的营销电话按天配资操盘技术。
除了对她们的敬业精神表示钦佩以外,它还给我说了一个令我困惑的事情……
要不是有在这家公司工作的同学,我或许还真的会对她「感恩戴德」。
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——
我家里的业务是手机号和宽带、IPTV绑定的融合业务。
三个手机号、两条宽带、两个IPTV,而且月消费在100元露头,我个人感觉这个业务是很合适的,一直没有变更过业务。
接到营销人员的电话,大致意思是:可以为我免费更换一套FTTR设备,让家里的WiFi覆盖更完善。并多次给我强调是免费,最后还叮嘱我,一定要机主在家才行。
免费更换?机主必须在家?仅这两点就让我产生了疑问。
展开剩余75%我同样做过销售的工作,我知道这其中必有「销售话术」,也就是消费者所说的「套路」。
于是我咨询了同样在这家公司工作的同学。
他告诉我:首先不是必须更换的;其次,之所以强调必须机主在家,是要通过刷脸的方式,用类似「花呗」的支付工具来预付设备的费用,而购买设备产生的「贷款」,运营商会做成分期,但的确不用消费者花钱,因为运营商会在每个月赠送专属红包,用来抵扣这个「贷款」。
说白了,之所以是免费更换,是因为运营商利用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将设备费用贷款出来。然后分期为消费者返还费用。
说实话,我之前也用类似的方式来帮助朋友完成任务!但是,被这位营销人员利用「话术」套路了一下,顿时感觉不太舒服。在其后期的回访中我也表示了,目前不需要更换设备,暂不用替我考虑。
其实这只是运营商营销话术的一个缩影,为了考核任务,都编过哪些瞎话呢?或者说,作为消费者你遇到过哪些话术陷阱呢?
首先,最常见的就是新旧手机号的问题。
有些比较优惠的融合业务,只能要求新手机号办理。
这种情况在前些年比较常见,因为当时运营商主要考核用户新增量,为了完成新增任务,只好告知老用户必须更换手机号码……
其次,套餐只能升不能降?
这也是因为考核指标在作祟。
在营业系统当中,只要你的手机号没有合约业务,完全可以自由更换现有的营销套餐。
但无奈的是,如果套餐降低,则影响月收入降低。最起码, 面对客户的咨询,我是决不能使用自己的工号来给用户降低套餐的,以免后期被通报。
这也就是为何,用户通过客服电话和营业厅两种咨询方式,会得到不同答案的原因。
可以明确告知:套餐可以降低,移动联通电信都有8元保号套餐,通过掌上营业厅的在线客服,完全可以在线申请。
另外,听到「免费」字眼,多问两句。
曾经见过同学的电话营销,让我眼界大开……
对方咨询办理宽带的费用问题,我同学说:现在响应提速降费号召,安装宽带不要钱了,你拿着身份证过来找我办理就行了。
其实我知道,他给用户解释的是融合业务按天配资操盘技术,宽带虽然「不要钱」,但是绑定的手机号要每月消费的。虽然,融合业务的确比单宽带业务更实惠,但是如此营销话术,我真的佩服异常~高手!高手!
发布于:北京市